首页 >科技 > 正文

“海谈科技”人工智能专场:大模型时代奔腾而来|观点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23-05-31 08:16:02

“海谈科技”直播现场

□GPT不仅是工具上的一次简单迭代,更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各类特定场景应用的模型也纷纷问世,增长速度非常迅猛


【资料图】

□国内在大模型下游创新应用场景方面机会很多,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中国广阔的市场会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

□一些重复性机械性的岗位会被AI所取代,人力需要去做一些更具想象力的工作

5月29日,由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联合海富通基金共同举办的系列直播论坛“海谈科技”开启首场直播。本期主题为“人工智能专场——奔向大模型时代”。

本次论坛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教授杨燕青主持,邀请到了上海乐言科技CEO沈李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史占中教授、海富通基金公募权益投资部副总监吕越超,共同围绕当下火热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展开深入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论坛上,三位嘉宾都不约而同用“蒸汽机”的意义,来类比这场今年以来席卷全球的人工智能风暴。当变革的浪潮奔腾而来,积极拥抱,认真对待、乐观期待或许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时代号角: “蒸汽机”时刻吹响

GPT4的横空出世,预示人工智能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这对于科技生产力意味着什么?论坛伊始,面对主持人杨燕青教授的提问,三位嘉宾不约而同认为:这将是一场堪比“蒸汽机”一般划时代的变革。

沈李斌认为,相较于目前提及较多的iPhone时刻,GPT不仅是工具上的一次简单迭代,更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他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工具出现了,然后会改变某个领域应用的模式,而是在根本的生产力上发生了变化。”

从技术上来看,沈李斌也认为如今的人工智能已经发生根本上的范式革命。“上一代人工智能叫作判别式AI,就是我们需要给定一个框架概念AI来做回答,但如今的AI已经是生成式的了,它已经具备了‘涌现’的能力。”

而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吕越超也认为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已经发生。“我们做科技产业的研究和投资,活跃用户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他用此前互联网公司评价的体系举例,GPT3.5在发布之后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月活跃用户数就突破了1亿,成为人类历史上用户数破亿最快的应用。

巨量用户增长的背后是产业的“科技飞轮”效应正在迅速显现。据吕越超观察,目前国内从百度发布通用大模型“文心一言”之后,一大批公司纷纷宣布接入。与此同时,在垂直领域内,各类特定场景应用的模型也纷纷问世,增长速度非常迅猛。

“目前我们能够观察到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在通用大模型方面,巨头之间竞相加大投入,迭代速度突飞猛进,不难预见在‘万马奔腾’中最终只有少数企业才能脱颖而出,未来在这一领域有可能形成寡头竞争的格局。”史占中赞同了两位的观点,与此同时他指出,在各大细分垂直类的应用市场上,将会形成“百花齐放”的另一番景象。

产业塑造: “副驾驶”如何炼成

人工智能将会在人类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今微软在其操作系统中为AI插件取的名字“Copilot”(副驾驶)颇值得玩味,它意味着AI与人类既是一种协作关系,同时人类依然掌握着主动权。

不过就目前来看,杨燕青认为AI距离一个合格的“副驾驶”或许还有一段距离,尤其是近期媒体关于“人类积累的数据已经耗尽”的报道,令人担心AI的训练是否会面临增长的瓶颈。对此,沈李斌表示,一直以来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都存在三大要素的动态竞逐:数据、算法与算力。

“人工智能的发展不是一只脚走到底,三者哪一项在当下更易获得,发展就会选择从这条道路演进。”沈李斌认为,当随着数据投喂边际效益暂时进入平台期时,对于算法的不断优化以及算力的提升同样可以助力人工智能继续向前演进。

当前国内训练大模型已然成为一种潮流。面对汹汹浪潮,关于国内外技术差异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对此,吕越超认为可以分为“上中下游”来讨论:上游主要围绕算力展开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中游是各类生成式的大模型,而下游则是应用场景的落地。

吕越超表示,在算力基础设施上,芯片等核心技术目前和海外还有一定差距。在中游模型层方面,海外企业也走在了前面。“但是在算法的层面,中国的‘工程师红利’不可忽视,经过未来一段时间的追赶也是可行的。”吕越超进一步指出,从市场空间的角度来看,国内在下游创新应用场景方面机会很多,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中国广阔的市场,已经在互联网时代培养的成熟应用体系,相信都会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中国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吕越超预测,未来在教育、办公、泛娱乐等多个领域,人工智能都将带来全新的产业迭代,“当然,这里还涉及一个容错率的问题,我们预测AI的产业化普及也会遵循容错率由高到低的规律,先在如泛娱乐这样对精度要求较低的领域成长起来。”

“我对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还是充满期待的。”史占中从宏观产业的角度进一步预言,随着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将会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商业业态、新的产业生态,必将带来更多新的商业机会。“这不仅是重构整个产业结构,而是对整个产业形态的重塑。”在此背景下,史占中认为整个传统的产业体系都将发生深刻变革。

远景展望: 再造的机遇与挑战

当AI的进化似乎已势不可当,“大规模失业”的担忧也成为近期社会热议的话题。史占中认为大众不必对此类“创造性破坏”过于担心。“从过往每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来看,新技术不断催生新兴产业,由此而带来的岗位总量,不仅能覆盖掉淘汰传统产业消失的岗位,还将衍生出更多的新增岗位需求。”史占中说道,“就像当汽车出现后马车模式被替代,但是与此同时更为庞大的汽车产业链和就业岗位开始形成。”

不过史占中也赞同对于个体而言,这确实将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它意味着人们的认知方式、心理状态、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都需要重新调整,“这是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一次调整,但双方本质上是协作关系。”史占中认为,未来,学会驾驭这位越来越聪明的“副驾驶”将成为所有人的必修课。

沈李斌也认为,从目前的趋势来看AGI(通用人工智能)到来的时间点可能远比想象中的快,这也意味着,当下的人们必须要做出某种改变以应对新的挑战。“一些重复性机械性的岗位会被具有丰富知识的AI所取代,人力需要去做一些更具想象力的工作,这既是一种解放,也是一种挑战。”在沈李斌看来,未来会提出问题比会解决问题可能更有价值。

近期,随着苹果一年一度的开发者大会临近,呼之欲出的苹果MR成为市场的焦点。吕越超认为,苹果的新品发布或许具有标杆性意义,未来随着未来苹果MR产品的面世,MR、元宇宙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或许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进而创造出极具想象力的市场空间。

在谈及未来展望之时,三位嘉宾均表示了乐观。“对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总体而言还是很乐观的,相信未来AI更多会成为人类智能的延伸,帮助我们做更多的事情。”吕越超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一篇:03月07日合肥前往哈密出行防疫政策查询-从合肥出发到哈密的防疫政策 今日热闻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精彩推送